《创新者的窘境》读书笔记

很喜欢这本书,感觉这是我目前为止读过的最棒的商业书籍,感谢作者带来这么精彩的思考。

与其他描述企业失败的书籍不同,这本书所研究的企业不是那些管理不善或技术不足的一般企业,而是那些以管理完善、技术卓越、认真倾听消费者声音闻名的著名企业。

但他们仍然在面对某些市场和技术变化时,错失机遇,从而丧失领先地位,甚至一蹶不振。

这些企业为什么会失败?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作者构建了一个失败理论框架,它基于三个发现,以价值网为核心思想,并以企业向下流动障碍的观点解释了一个曾经的破坏性创新者是如何陷入的窘境;之后作者详细介绍了破坏性创新的五大原则,并对每种原则给出了建议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按观点划分的小段落,有些简要叙述,有些摘抄书中原文,有些带有个人观点。也许略显单薄,但这本书相信自己在未来还会反复阅读,到时候在不断做补充吧。

三个发现

第一,作者将技术区分为延续性技术和破坏性技术。延续性技术是根据主流消费者一直依赖所看重的性能层面来提高成熟产品的性能,如硬盘的容量、磁录密度等;破坏性技术的性能要低于主流市场的成熟产品,但它们拥有一些边缘消费者所看重的其他特性,如硬盘的体积等。通常情况下,导致领先企业失败的都是破坏性技术。

第二,作者分析了市场需求和技术需求的差异,认为在市场竞争中,供应商通常“过度满足”了市场的需求。看到这一点时我很兴奋,因为这一方面意味着消费者不会接受过度性能的溢价,另一方面,这意味原先性能落后的破坏技术只要性能超过消费者的期望,就可以介入主流市场与原先掌握成熟延续性技术的巨头竞争。

第三,作者发现对于成熟企业来说,积极投资破坏性技术不是一个合理的决策。首先,破坏性产品性能更简单、价格更便宜、利润率也通常较低;其次,破坏性技术通常在新兴市场或不太重要的市场首先投入商业化运行;再次,领先企业中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利润的消费者一般并不需要,而且确实在开始阶段也无法使用基于破坏性技术的产品。因此,大多数已经确立了听取最优质顾客的意见、判断哪新产品能带来更大利润率的传统企业很少能够及时投资破坏性技术。

价值网

书中我很喜欢一个被我称之为“自然理论”的观点,正如人类无法抵抗大自然一样,商业也有商业的规矩,与其反抗,不如顺其自然,利用自然的力量在市场中生存。想想自己平日学习竹笛、剑道,无不强调自然的姿势、气息;西方的思想与老子“道法自然”相映,正是殊途同归,万物相通。

不同地域的气候、人文存在差异;而对于企业的区别,作者提出了一个价值网的概念。价值网反应了产品的结构;不同的价值网有着不同的价值衡量标准与不同的成本结构;价值网还决定了企业所必须实现的增长率。与延续性技术的S型曲线不同,破坏性技术的发展都是在一个独立的价值网内按特定的轨道进行;当它发展到一定水平,足以满足另一价值网的需求时,破坏性技术就会以极快的速度入侵这个价值网,从而使这个价值网内原先的创新者陷入窘境。价值网就是商业的规矩,自然的环境,不要试图抵抗它,就像不要试图对抗大自然,认识到这一点对企业面对市场和技术的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向下流动障碍

高端市场的利润率、企业许多客户同时进行的向高端市场的移动,以及削减成本进入低端市场并获取利润的难度,这三个因素一起构成了企业向下流动的巨大障碍。

破坏性技术的五大原则

1、企业的资源分布取决于消费者和投资者。
2、小市场并不能解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
3、无法对并不存在的市场进行分析。
4、机构的能力决定了它的局限性。
5、技术供应可能并不等同与市场需求。

如何判断破坏性技术

说了这么关于破坏性创新的研究,可如何判断一个技术是否是破坏性技术?作者给出了他的方法,即绘制一张市场要求的性能改善轨迹,并将其与技术能够提供的性能改善轨迹进行比较。如果性能改善轨迹的轨迹能够在某个时候与市场需求的轨迹相符合,那他就具有破坏性的潜力(可轨迹交汇也别等到一千年以后……)。这是一个很科学的方法,可谁又能正确地画出两道轨迹呢?这依然是个难题,此书出版后,作者还与别人合著了一本《创新者的解答》,我想,也许那本书里会有些建议吧。恩,去看看。

阅读(4373)

《创新者的窘境》读书笔记》上有1条评论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